《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16 20:05:16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5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我有时候是很鸵鸟心理的。有些我不想知道的事,我是不会问不会理的,我觉得这样过得开心点。而人生那么长这么短,开心是多么重要啊!

所以《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很久,因为开了头我觉得必须要看完的,嗯我是有点强迫症的。

没有做过调查研究,自然也不好评判书中的观点是对还是不对,但是作者很细心很详细的观察我们作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学会合作。

作者认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一段关系,都是自己选择的影响。从孩童开始,一个人的心理就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态度。比如一个宠坏的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很难跟别人合作,因为被宠坏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心里一直停留在那段作为孩子被大人围绕满足任何愿望的时间,觉得就算出来社会大家也应该这么对待他。

这个确实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故事。但是被宠爱的孩子不一定都都是被宠坏的孩子。尤其是现在社会,有哪个孩子不是被宠着长大的呢,但是性情的培养还是最主要看家庭氛围和家人的引导。如果一个每天争吵的父母来跟孩子说要好好跟其他小朋友玩不要争吵,那么这个小孩子不一定能做到。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最大的天赋是什么呢,模仿。他们会模仿大人的做法说法,尤其是最亲近的人。

所以一个网上的段子说,如果一个人善解人意处处为别人着想,那是因为没人疼没人爱。其实是因为这是人家的修养。

老勒还阐述了社会上主要的人际关系,比如家庭,工作等等,其实大部分观点还是很感同身受的,印象很深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合作,也可能是因为反复出现的次数太多了。

确实是需要合作的,这本来就是一个互联的社会,怎么可能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出大事情呢。合作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径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嘛!这个也是我需要学习的部分了,因为肥宅能有什么合作嘛,就是吃鸡的时候咯……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2

作者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本书重在强调社会感在人格塑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近百年前的著作,今天读来也许感觉不算完美,其实在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后人是在其基础之上逐步趋向完善。一共十二章,专门谈论自卑感的只有一章。每个人不同程度都有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现状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改善。既然自卑感普遍存在,必然要想办法寻求变化与超越。这时就看他是把自己的缺陷不足转化为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奋斗目标上、精力用到具体事情上还是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后者无形中会导致缺陷被无限放大,最终真正变成了自己无法跨越的障碍。自卑感的存在是正常的,关键是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确立目标,把注意力向外扩展,将不足化为动力,自卑就可以转化为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助力器。

开篇即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我理解为通过奉献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必先融入社会,对社会和他人发生兴趣,并且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书中说到,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合作能力极低,这里我不大清楚有没有道理。实际上,任何人先天都具有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兴趣的潜质,但这种潜质必须得到后天的启发和培养,否则将来智力和理解力的发展会遇到巨大阻碍,这让我想起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的狼孩。

早期记忆是比较重要的一章,以前看过武志红两本书,听过他一些音频,对早期记忆相关知识了解过一点。一个人从出生到六岁,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情感特征,以及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与诠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六岁时人格结构基本已经形成,并成为日后相应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如果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成长史,尤其是早年经历。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包括了解我们自己,都需要追溯早期记忆。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事情,选择记住哪些经历,与他的生活风格密切相关。也许一些早年记忆不完全是真实发生过的,有可能经过记忆加工,但却是一个人潜意识的表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什么做为自己的起点。所以说早期记忆非常重要,它显示了一个人生活风格的根源和个性形成原因,之后这些特点再想改变,很难。

那么对家长来说早早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兴趣以及合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书中阿德勒的建议今天读来并不觉得新奇,那些内容是现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家长老师能够做到的。但在近百年前能提出这些观点还是很超前很有开创性的,后人是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其他章节讲到了梦、犯罪心理学、职业、爱情婚姻等等,贯穿整部书的主题是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对一个人至关重要,是生命意义的来源,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儿童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所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家长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3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线都有三个重要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每个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他们的现实由这些联系构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这些联系造成的。由于这些问题总是不停的缠绕着人类,人类就必须不断地回答这些问题,并表现出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个人概念。第一:我们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必然要和他人发生了关系。为自己的幸福,为人类的福利,每个人都要和别人发生关联。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它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因此,生活问题的每一种答案都必须把这种联系考虑在内,即必须虑及“我们生活于和他人的联系之中,假使我们变得孤独,我们必将灭亡”这件事实。

我们的最大目标就是: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和我们的同类合作,以延续我们的生命。第二: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并借其所提供的资源而得以成长。因此,我们如何发展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以保证人类的未来得以延续?这是一个向每个人索取答案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逃避它的挑战。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他们显现出我们的心目中认为那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适的,可能的,有价值的。而所有的解答又都被“我们属于人类”以及“人类居住于地球”等事实限制。当我们虑及人类肉体的脆弱性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安全性时,为了我们的生命和全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拿出毅力来确定答案,这就像面对一个数学问题而必须努力解答一样。我们不能单凭猜测,也不能希图侥幸,而必须用尽各种方法,坚定地探寻答案。我们虽然不能发现绝对完美的永恒答案,但是却能竭尽所能来找出近似的答案,并通过不停的奋斗,以求更为完善的解答。这个解答能针对“我们被束缚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这个事实,以及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利害关系。第三 ……此处隐藏13760个字……时自然就会有自卑的情绪。但是自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自卑给人带来影响也是根据个人的认知来决定。对于心态乐观的人来说,自卑会让他认清自己的缺点,从而激励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会在意识形态上造成打击,让其失去对个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于发展。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来叙述,认识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终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结合,把自卑与超越自卑进行深度的剖析。如果敢于正视自卑,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成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达到新的境界后,又会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向新的优越目标前进。这样,在自卑与优越的距离不断接近而又拉开的过程中,人便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一过程永无止境。由此,阿德勒认为,全部人类文化的动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这一观点与弗洛依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实现生活目标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维、情感、行动中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阿德勒治疗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过对病者生活风格的分析,帮助病者找出产生这种错误生活风格的根源,让他去正视、了解它,并让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选择,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

如果想要改善自卑的心理,就要学会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感兴趣。第一,对他人感兴趣,由衷的关注和关心身边的人,主动帮助他们,赞美他们,相信这样的你会得到正能量的反馈。不要害怕与别人接触。第二,要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敢于挑战新的困难,勇往直前,因为当我们努力达成目标,并且实现了,就会获得优越感,从而感觉到自己的强大。”这种安全感是别人给不了的,是自己的勇敢给自己带来的最好的礼物。第三,澄清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要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找回自信。第四,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有了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批评,要学会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鼓励与鞭策。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4

1927年心理学奠基之作。经典自有让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对于生活的脉络逻辑中,层层剥开了自我的真相。尽管书中一些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已有所偏差,但阅读经典的意义也在于此,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内容讨好。

比起译名《自卑与超越》,其实我更喜欢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You》。正如作者阿德勒所写,“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超越自卑或许难以做到,也无法通过一本书就立刻得到答案,但此书能让人对自身生活和行为有更多的审视。以下是我读完后印象比较深的感悟:

一、“生活意义”贯穿于我们的各种“行为”之中,行为即是现象,生活意义即是本质。

在幼年的早期,我们受周身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目标”,而之后我们所作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以此为导向进行的。故一些人作出一些常人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其“生活意义”出现了偏差,而我们一旦推测透其行为背后的生活意义,一切疑问也就都迎刃而解。

此外,作者还进一步阐释了对“优越感”的理解。一方面,优越感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基于“错误”(按作者所言)生活意义的人们往往由于“自卑感”促使自己作出各种行为,为的是在别的方面寻找“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却是自我催眠式的,是无法促进自我进步和发展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适用于看别人,更有效地用于自我的审视。一旦看清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对不当的优越感的索取,心好像也渐渐变得平静。

二、合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可以说全文都围绕着“正确”的生活意义展开,作者阿德勒认为正确的生活意义即是对外界的付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而在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同伴相处中,都是要成员间相互合作才能长久巩固。同时,作者也从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婚姻关系和社会关系指出在孩子幼年时期就要培养其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而前文所说的“错误”的生活意义,也与孩子幼年时期没有被引导形成合作意识有关。作者着重提到了被溺爱的孩子,他们从小就不懂得合作和付出,只是轻而易举地得到和索取。他(她)们认为自己是“王子”,“公主”,这使得他们在外界社会中总是感到受挫,从而产生了自卑感。

作者提到,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在还没真正进入外界社会之前,家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之后更好地去适应外界社会。所以,基于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其实更适合为人父母去阅读。

而对于成年人,要如何超越自卑,作者也通过接触的各种案例去表明,要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推测其错误的生活意义,判断其形成错误目标的原因,最后再去培养其与人合作和为人付出的能力。

最后,在这里放上文中弗洛姆的一句话,

“他对自己的价值的理解就在于占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为占有最多的。这种恶性循环产生消极、嫉妒、贪心;最终导致人内心的虚弱和自卑。他对于自己的估价是基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没有一本书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但它至少能带给人一种意识的充盈。

他对于自己的估价是基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生活,带着疑问,且行且思。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5

作者是现代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物,核心理论是“万事赖童年”。

个体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生活模式,对其一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直接影响了他对职业、友谊和爱情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与社会的合作能力。因此,为了提高个体与社会的合作能力,就要重视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了解母亲、父亲、兄弟姐妹、老师在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儿童教育中习惯的误区和盲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如果一个个体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我们需要从他儿童时期形成的生活模式上去进行根本性的了解和纠正,早期记忆和梦是我们了解一个人早期生活模式的重要途经。

作为一本经典理论,全书并没有对该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证,对于每一个论点,论述过程中也比较散乱、不完整,举的案例比较随意,因此只能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来了解一下。

个体在与社会合作中不顺利时,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获得优越感也是个体与社会进行合作的动机和目的。自卑与超越只是全书的一个环节,甚至还不是最重要的环节,以《自卑与超越》作为书名相当糟糕,完全不能概括全书的意义;原著的标题是《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用弗洛姆对这本书的一个点评来评价这本书,很不错:

一个人的历史最终将证明他是否走过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许多体面的葬礼上,死者的功绩被人一一历数,但并不能使我们逃避一个冷酷的问题:我们曾经活过吗?我们现在活着吗?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还是按照什么人给我们规定的方式生活?——弗洛姆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